五位百法
學(xué)習(xí)佛法的第一個困難,就是為不了解名相的含義所障礙,并且法相名詞多以萬計,更不容易從各個名相之間得到系統(tǒng)的認識。但是我們假若能夠從某些有系統(tǒng)性的名相去學(xué)習(xí),而弄清楚其意義和聯(lián)系性,也很容易克服這一困難。大小乘的論典中,多以心、心所、色、不相應(yīng)行、無為五位法來作為說明和統(tǒng)攝一切法的規(guī)范。如小乘的《俱舍論》以五位七十五法來說明和統(tǒng)攝一切法。(色法十一、心法一、心所有法四十六、不相應(yīng)行十四、無為法三。)《成實論》以五位八十四法來說明和統(tǒng)攝一切法。(色法十四、心王一、心所四十九、不相應(yīng)行法十七、無為法三。)大乘法相宗,以五位百法來說明和統(tǒng)攝一切法。這里舉出大乘的五位百法來作一簡單地介紹,就可以知道佛典中所說的一切法的基本意義和系統(tǒng)了。
又一切眾生,由于無始以來的內(nèi)在和外誘的實執(zhí)習(xí)氣的熏習(xí),計執(zhí)諸法為實有固性的自體,起人法二種我執(zhí)。我你他、情非情,一切的一切,凡所見聞?wù)?,莫不以為有獨立的我法自性。由這種妄執(zhí),起惑造業(yè),流轉(zhuǎn)生死,不得解脫。但是觀察這包括一切法盡的五位法類,無論為事為理,或各別的單位,積聚的總和,以理推證,都找不出如眾生所計執(zhí)的固性我法的自體。所以明白了五位百法,也就能夠從道理上通達人法二種無我的意義。這里分別地解說如下:
一、心法
(一)心法的通義
第一位心法:共有八種,即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、末那識、阿賴耶識。心的意義有六:(一)集起名心。集諸法種子,起諸法現(xiàn)行故。此義唯屬第八心王阿賴耶識,其他心法沒有這種功能。若就現(xiàn)行集起,則通其余的諸識。(二)積集名心。屬前七轉(zhuǎn)識。此有能集所集的意義,但此處唯取能集名心,能熏積諸法種子于第八阿賴耶識故,所以不屬第八心王。(三)緣慮名心。八個心王俱能緣慮自分境故。(四)心又名為識。識是了別義,即于自所緣境分別了達。細了別通于諸識,粗了別唯局于前六識。(五)心又可名意。意即思量,有無間覺與現(xiàn)思量二義,無間覺通于諸識,現(xiàn)思量唯局于第七。(六)據(jù)特勝的別義,則唯第八名心,第七名意,前六名識。如《楞伽經(jīng)》說:‘藏識說名心,思量性名意,能了諸境相,是說名為識?!绫矶?/p>
(表二)
(二)心法的別義
心法的通義如上所說有六種,但八個心王還有各別得名的別義:(一)眼識。依止眼根,緣四顯色為境,以生了別,隨所依根立名眼識;亦可隨自所緣境立名色識。(二)耳識。依止耳根,緣聲塵為境,以生了別,隨所依根立名耳識;亦可隨自所緣境立名聲識。(三)鼻識。緣香塵為境,以生了別,隨所依根立名鼻識;亦可隨自所緣境立名香識。(四)舌識。依止舌根,緣味塵為境,以生了別,隨所依根立名舌識;亦可隨自所緣境立名味識。(五)身識。依止身根,緣觸塵為境,以生了別,隨所依根立名身識;亦可隨自所緣境立名觸識。(六)意識。依止意根,意根即第七末那,緣一切法為境,以生了別,隨依根立名意識;亦可隨自所緣境立名法識。
以上六識,雖然可以隨根隨境以立名,但隨根立名,具依、發(fā)、屬、助、如的五義,特為殊勝,已轉(zhuǎn)依位、未轉(zhuǎn)依位都無相濫的過失;所以雖可隨境立名色識等,但如已轉(zhuǎn)依位,諸根互用,一根發(fā)識,緣一切境,立名色識等即有相濫的過失。故經(jīng)論中,多不依隨境立名,而取隨根立名為眼識乃至意識??偲饋碚f,眼等六識,皆是從所依得名。
六個識中的第六意識,有四種差別:(1)明了意識,又名五俱意識。與五識俱時而起的意識,故名五俱意識,能助五識令起;由意識力引,五識方得生故。亦令五識明了取境,故名明了意識;以眼等五識不能明了分別,深取所緣,由意識令五識明了,深取其相。(定中意識雖是明了,但不能助五令起,故稍有不同。)(2)定中意識,即與定相應(yīng)的意識。行相明了,能深取所緣。(3)獨散意識。獨簡五俱,散簡定心,即普通單獨生起的散亂意識。(4)夢中意識。這也是獨散意識,因其行相昧略,不同于醒寤之時,故別立一名。后三種又皆名獨頭意識,以皆不與五識俱起,唯是意識單獨的活動,故名獨頭意識。定位意識,唯是現(xiàn)量;散位獨頭,即獨散意識和夢中意識,通比量和非量。因為散位獨頭,名有分別,故決非現(xiàn)量。五俱意識,諸處據(jù)多分說唯是現(xiàn)量,據(jù)實而論,應(yīng)說通于三量,以五俱意識亦有妄執(zhí)故。
(七)末那識:末那是梵語,具足應(yīng)云‘論利瑟吒耶末那’。華言‘染污意’;‘意’即思量,因為此識與我癡、我見、我慢、我愛四惑相應(yīng),恒審思量第八識的見分以為自內(nèi)我相,故名‘染污意’。
這第七末那的差別,略有三位:(1)人我見相應(yīng)位,通一切異生相續(xù)。二乘有學(xué)、七地以前一類菩薩(除二乘無學(xué)、回心菩薩)有漏心位,彼第七緣阿賴耶識起補特伽羅我見,即一切有漏心,皆是此位。(2)法我見相應(yīng)位,通一切異生、聲聞、獨覺相續(xù)(有學(xué)無學(xué)),及一切菩薩法空智果(法空智即法空無分智,果即法空后得智和法空智引起的滅盡定)不現(xiàn)前時,彼法執(zhí)心緣異熟識起法我見,皆是此位。(3)平等性智相應(yīng)位,通一切如來相續(xù)。菩薩見道(必證二空故)及修道中法空智果現(xiàn)在前時,彼智緣無垢、異熟識等(一切有為及真如),起平等性智,皆是此位。立表如下(表三):
(表三)
(八)阿賴耶識:阿賴耶識是梵語,華言藏識,有能藏、所藏、執(zhí)藏三義。能藏即第八識能含藏前七轉(zhuǎn)識諸法的種子;種子是所藏,第八識即名能藏。所藏即由前七轉(zhuǎn)識熏習(xí)諸法的種子在第八識中;諸法是能藏,第八識即名所藏。這就是約第八識的受熏義邊名所藏,約持種義邊名能藏。執(zhí)藏即第八識恒常被第七末那愛執(zhí)為自內(nèi)我體,故名執(zhí)藏。由第八識具有三藏的功能,所以第八得名藏識。
這第八識,有三相三位的差別:
(1)三相:三相即自相、果相、因相。自相即阿賴耶。具有能藏、所藏、執(zhí)藏義故;此即顯示第八識所有自相。果相即異熟識。此識是能引諸界趣生善不善業(yè)的異熟果故,說名異熟;此即顯示第八識不共的果相。因相即一切種子識。此現(xiàn)行識能執(zhí)持諸法種子令不失故,名一切種;此即顯示第八識不共的因相。自相即自體義,在三種藏中,執(zhí)藏義的過失最重,故以阿賴耶顯示第八自相,是特約執(zhí)藏義說。因為第八識的自體上具有因果二義,為了顯示第八識體上有此差別義,所以《成唯識論》里建立第八識三相的差別。問:‘能藏即因義,所藏即果義。因果之外,豈更無別體嗎?’答:‘自體是總,因果是別;總為別所依,別為總所包。包二為一,以總攝別,自相即攝持因果二相為自體故。’‘若這樣說來,自相應(yīng)是假有了?’答:‘這卻不然!若有條然的因果兩相合為自相,刖自相可成假有;這因果相即第八識自體上的別義,故非假有?!?/p>
(2)三位:這第八識,從凡夫發(fā)心到圓證佛果,由于斷證有異,因此第八識的名義亦有三位的差別:一、我愛執(zhí)藏現(xiàn)行位。即七地以前菩薩、二乘有學(xué)、一切異生,從無始來,名阿賴耶,此云執(zhí)藏。至無人執(zhí)位,這阿賴耶的名稱就舍掉了。二、善惡業(yè)果位。即從無始至金剛道時,乃至二乘無學(xué)位,名毗播迦,此云異熟。至無所知障位,第八純善無漏,這異熟識的名稱也就舍掉了。三、相續(xù)執(zhí)持位。即從無始乃至如來,盡未來際利樂有情位,名阿陀那,此云執(zhí)持。執(zhí)持種子根身等,永無棄舍??偲饋碚f,七地以前的菩薩,二乘有學(xué)圣者,及一切異生,這第八識的三名完全具有。菩薩八地以上和二乘無學(xué),我執(zhí)伏滅永不現(xiàn)行,阿賴耶的名稱便舍去了,只有后二位的名稱存在。到了佛果位,二障種習(xí)都已永盡,刖只有阿陀那一名存在了。這里把三位的寬狹立表如下(表四):
(表四)
二、心所法
(一)心所名義
第二位心所法,心所法的全義名稱,應(yīng)當(dāng)名為心所有法。具足三種意義名為心所:(一)恒依心起,(二)與心相應(yīng),(三)系屬于心。如屬我法,立我所名;心家所有的法,故名心所有法。恒依心起:即說心若沒有,心所決不能獨立生起,要以心為依,才能生起作用。與心相應(yīng):簡別心王雖恒與遍行心所相應(yīng),但心王不與心王相應(yīng),不名心所。又相應(yīng)須具足時、依、緣、事之四平等義,由此色法等亦非心所。系屬于心:即簡別心法雖具四義,與遍行心所相應(yīng),但不名心所;以心是主故,能獨立自在,心所不自在,隨從于心,以心為主,故名心所。由此三義,簡別心、色、不相應(yīng)行等,不名心所。心法是主,為心所依,如王如領(lǐng)袖。心所依心,如臣如部屬,助成心事,得名心所。約一聚心心所而言,心王起時,心所必起;心所起時,心王亦必起。緣境的時候,心王緣總相,如王如領(lǐng)袖之于國家大事總攬樞要。心所緣總別相,如臣如部屬之于大事兼詳細則。又如畫師資,師繪作模型,弟子填彩,盡完全貌。
心所法總有遍行五、別境五、善十一、煩惱六、隨煩惱二十、不定四等六類,共五十一個,如表(表五):
(表五)
(二)別釋六位
甲、遍行
(一)遍行名義
觸等五個心所,周遍行起于一切心,故得名遍行。即凡有心起時,無論是那一個心王生起,這五個心所都與它相應(yīng)俱起。因為這五個心所,具遍四一切為所行故。‘四一切’即一切性、一切地、一切時、一切俱。性謂善、惡、無記三性。地即有尋有伺地、無尋唯伺地、無尋無伺地,或總?cè)【诺?。時即凡是有心起時,此五皆與心王同一剎那緣境。俱即遍諸心王,與八識俱生。別境五數(shù),唯具通三性與九地二義,然闕后二。善十一但遍九地,性、時、俱三義均闕。不定四唯具一切性,余三義俱缺。根本煩惱與隨煩惱,四義皆無。如表(表六):
(表六)
(二)解說體業(yè)
(1)觸:謂三和合,分別變異,令心心所觸境為性,受想思等所依為業(yè)。(這是《成唯識論》裹解釋心所性業(yè)的原文,因為簡明切要,便于記誦,所以這樣引用,以下的心所準(zhǔn)此例知。)性是體性(下準(zhǔn)此釋),業(yè)是作用(下準(zhǔn)此釋)。根境識三法,不相乖離,更互交涉,故是‘三和合’。觸依報等交涉的力量生起,同時亦給予根境識三種和合的力量。根等三法和合,就有了相順生起一切心心所的功能,這種功能,在三法未和合的時候是不會有的,由和合而有,所以三法體上‘變異’的作用,觸心所也領(lǐng)似了這種順生心心所的變異作用,所以名為‘分別變異’。分別就是承領(lǐng)似有的意思,觸心所既然領(lǐng)似了這種作用,所以能夠令心心所觸所緣境相。由此引生領(lǐng)納所緣境的受心所,采取所緣形相的想心所等,所說受想思等所依為業(yè)??偲饋碚f,和合一切心心所,依根緣境,不相離散,令同觸境,即能的自性;為受等心所生起之依托,即是其作用。
(2)作意:謂能警心為性,于所緣境引心為業(yè)。這個心所,能夠作動于意,故名作意。它能警覺策動逢緣應(yīng)起的心心所,引導(dǎo)它們?nèi)び谧约旱乃壘?,這就是作意的體用。
(3)受:謂領(lǐng)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,起愛為業(yè)。領(lǐng)是領(lǐng)取,納是納受,領(lǐng)受的境相,有于我們身心相順益的適悅境,和違損身心逼迫境,及非適非逼的中庸境,由此有苦樂舍三受的差別。在這三種境上生起不同的愛欲,即對于順境,未得起欣求欲,已得起不離欲;對違境,未得起不合欲,已得起乖離欲;于中庸境起不合不離欲。所以總說起愛為業(yè)。又受總分為五,即苦、樂、憂、喜、舍。這是把三受中的苦樂二受各分為二;由逼迫身心和適悅身心的行相有異故,又由無分別有分別成差別故,又尤重輕微有差別故。
(4)想:謂于境取像為性,施設(shè)種種名言為業(yè)。取像印取所緣色等的青、非青、大、小等像狀。施設(shè)就是安立,即由想取青非青等分齊界限的相狀為因,安立為是青非青等名言果法。
(5)思:謂令心造作為性,于善品等役心為業(yè)。思能取善惡等境相,由了解這善惡境為因,令心起邪正等的身語業(yè)行;即由思故驅(qū)役自心心所令造善等,倘若沒有這思,心心所就決不能夠造善惡等業(yè)。
乙、別境
(一)別境名義
欲等五個心所,緣各別的境相而得生起,故名別境。別即是境,或別指欲等五法,境即是五法的所緣。這五個心所,不像遍行五法周遍行于一切境起,只能對于各別的所樂(欲),決定(勝解),曾習(xí)(念),所觀(定慧)的四種境界而起作用,所以獨得別境的名稱。但這五法,不是絕對地不能俱起,有時不俱,有時亦俱,或一或二,乃至五法俱轉(zhuǎn),總別合有三十一句。在第三段中解釋。
(二)解說體業(yè)
(1)欲:于所樂境,希望為性,勤依為業(yè)。所樂境即所觀境。對于一切事,凡是欲觀察的,有希望故,即有欲生,這是性的作用。若不欲觀,隨因境勢力任運起緣,即全無有欲。因位中的七八二識全及六識異熟心等一分,但隨因境勢力任運起緣,皆全無欲。其余的皆由欲生。欲通三性,若善法欲,能發(fā)正勤,由精進助成一切善事;故說勤依為業(yè)。
(2)勝解:于決定境,印持為性,不可引轉(zhuǎn)為業(yè)。即由邪教、邪理、邪證等(諸識現(xiàn)量等心)力,或正教、正理、正證等力,或非邪正教理證的迅所緣力,對于所取的境相,審決印可攝持此事這樣的或不是這樣的;如說此木是木而非石等。這就是勝解的性用,由這道理審決印可故,更有不同的差別因緣,即不能牽引轉(zhuǎn)動,令心中于已印定的事更生疑惑。故猶豫境,則勝解全無,非審決心,亦無勝解。
(3)念:于曾習(xí)境,令心明記不忘為性,定依為業(yè)。內(nèi)心中數(shù)數(shù)回憶攝持曾經(jīng)所領(lǐng)受過的境相,令心明記不忘失,這就是念的性用;由這念力擁引生正定,是念的業(yè)用。這是約善念說的,若散心的念,即不能引生定了。故論文說定依為業(yè),是約四法跡說的。四法跡是:[1]無貪、[2]無嗔、[3]念、[4]定。跡是基礎(chǔ)的意思。戒、定、慧三種,以無貪等為依,故譬喻為跡,無貪無嗔與戒為跡、念與定為跡、定與慧為跡,這樣的配釋,故說念為定依。對于未曾領(lǐng)受過的體境(近親取緣境)和類境(疏遠取緣如涅槃等)中,全不起念。又雖然是曾經(jīng)領(lǐng)受過的境界,但不能明記(如七八識境),念亦不生。
(4)定:于所觀境,令心專注不散為性,智依為業(yè)。即于所觀察的功德、過失、俱非境相上,由定令心專注不散,這是性的作用;依這定力,便有抉擇智生,故說智依為業(yè)。這也是約四法跡定能生慧的意義而言,即約凈分定說,并非一切定皆有這樣的功能,定后亦有起愚癡心的人故。心專注的意義,是說隨其所注心的多少境,隨所欲住即便能住,深取所緣,定即得生,并不是說前后心決定唯緣一境才名為定,若不作這樣的解釋,則在相見道的時候,十六心歷觀諸諦,前后境別,就應(yīng)當(dāng)沒有等持了。若不系心專住境位,便無定起。
(5)慧:于所觀境,簡擇為性,斷疑為業(yè)。即于所觀察的功德、過失、俱非境中,由慧推求得到?jīng)Q定,這是性的作用;由此消除疑惑,所以說斷疑為業(yè)。論說由慧斷疑,也是約殊勝的慧說,實際上疑心俱時亦有慧故,于非所觀察的境,愚昧心中,則無慧起;但非一切愚皆無,以邪見者癡增上故,雖愚亦有慧俱。若愚而又昧的心即沒有慧了。
(三)諸門分別
(1)獨生俱起。這別五所,有時只起一個:即于所樂境,唯起希望。于決定境,唯起即解。于曾習(xí)境,唯起忙念。于所觀境,唯起專注。(有類愚昧的眾生,為了止息散心,雖然專注所緣,但不能起簡擇的智慧,所以有定無慧。)于所觀境,唯起簡擇。(即不專注,馳于散亂的推求。)或時起兩個:即于所樂,決定境中,起欲勝解。于所樂、曾習(xí)境中,起欲及念。如是乃至于所觀境中,起定及慧。合有十個二數(shù)?;驎r起三個:即于四境起三數(shù)。于所樂、決定、曾習(xí)境中,起欲解念。如是乃至于曾習(xí)、所觀境中,起念定慧。合有十個三數(shù)?;驎r起四個:即于四境中,更互除去一種。于所樂、決定、曾習(xí)、所觀境中,起欲解念室前四種。如是乃至于決定、曾習(xí)、所觀境中,起勝解念定慧后四種。合有五個四數(shù)?;驎r五個俱起:即于四境上,合起五種,于所樂、決定、曾習(xí)、所觀境中,俱起五種。如上所說,五個心所,一一別起,到俱起五種,總別合有三十一句,列表如下(表七)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