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名義
不定心所有四個,即悔、眠、尋、伺這四個心所,于識、界、性等皆不定故,所以得名不定。不像遍行的觸等定遍諸識,以悔等四法,唯第六識中有,余識皆無;亦不如別境的欲等定遍諸地,以悔眠唯在欲界,尋伺二禪以上即無;又不像善十一及染惑二十六唯一善染性,以悔等遍通三性,所以名為不定。
(二)解說體業(yè)
(1)悔:悔謂惡作,惡所作業(yè),追悔為性,障止為業(yè)?;诰褪亲坊冢瑦菏窍訍?,作是措作,嫌惡所作的事業(yè),故名惡作。由惡作故,生追悔心,故悔名惡作。這是從因立名,即惡作是因,悔體是果,由先嫌惡所作事業(yè),然后才生起追悔,故說悔名惡作,即是于果法上假立因名?;谙炔蛔?,亦是惡作所攝。如追悔說:‘我先不作某一件事,真是可惜!’惡作既然是追悔先時所作和不作,故通于三性。若追悔先時所作惡業(yè),即悔是善性;若追悔過去所作善業(yè),即悔成惡性;追悔無記事,即悔成無記性。如是追悔先時未作善、和未作惡、及未作無記事,悔成善、惡、無記應知。由悔故令心不能安住,所以說障止為業(yè)。這里所說的止即奢摩他。
(2)眠:眠謂睡眠,令身不自在,昧略為性,障觀為業(yè)。睡眠令身不自在,坐亦睡故;令心極其暗昧輕略,不明利而沉重,都無五識,唯意識一門轉,這就是睡眠的行相。昧簡在定,定雖然是專住微細一門轉,但不暗昧。略簡醒悟時的散心位,悟時散心雖有暗相,但非輕略。這里所說的睡眠,非定專指長臥才是睡眠,凡令身不自在,令心昧略而沉重都是睡眠,坐倚等皆可是睡眠故。由睡眠令心昧略,不能生起明利的觀慧,所以說障觀為業(yè)。觀即是毗缽舍那。
(3)尋:尋謂尋求,令心匆遽,于意言境,粗轉為性。
(4)伺:伺謂伺察,令心匆遽,于意言境,細轉為性。此二(尋、伺)俱以安、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為業(yè)。匆遽,是匆迫遽急義。意言境,即一切法。意是意識,言是名言,以意識遍緣一切法,名言詮表一切法,故說意言境,即攝盡一切法。這有三種意義:[1]喻。意識及相應的心所法,能緣取一切境,與能詮表一切境的言說名言相似,所以名為意言境。[2]從境。言說的言,以聲為體性,這言為意識的所取性,從言為名,故名意言;即言是意之境,名意言境。[3]從果。由意識能生起言說,故名意言;言說是所起的果法,從果立名,名意言境。第二解約心境,第三據(jù)因果,故義成差別。這意言境,亦通一切心所法等,而意是其主,勝故遍說。身心若安,徐緩為業(yè);身心不安,匆遽為業(yè)。身心前后有安不安,皆依尋伺而起,故名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為業(yè)。尋伺兩法,都是以思、慧一分為體,由尋對于意言境粗轉,即不深推度,伺對于意言境細轉,即起深推度,義成差別。
(三)諸門分別
(1)假實:不定四中,悔、眠兩種,各有自體。尋、伺兩法,定是假有,俱以息慧一分為體故。
(2)自類相應:四法之中,尋伺兩法,定不俱起,體俱思慧,用俱推度,不可同體同用,僅粗細相違的法而得并生,如上下受不得一心中并起一樣。尋向與悔、眠俱得相應?;?、眠亦有互相應義,行相不相違故,但無四法一時并起義。
(3)語識相應:悔等四法,皆不與第七、八識相應,四中雖然有無記性,以有間斷故,定非七八識俱?;诿邇煞N,非五識法,唯第六識有,因為悔眠不是任運生法,皆由加行才能生
(4)五受相應:悔與苦、憂、舍三受相應。唯戚行轉,故與憂受相應,不與喜樂相應;通無記性故,與舍受相應?;谑且庾R法,為什么與苦受相應呢?以于地獄中有悔,悔先所作惡業(yè),地獄意有苦受,故悔雖是意識中法,然可與悔相應。眠與苦、憂、喜、舍四受相應,以睡眠行相通歡,故與喜受俱,通戚故與憂受并,中庸故與舍受俱。眠是意識中法,為什么與苦受相應呢?因為眠是昏昧義,在極苦處的有情,亦有昏昧的眠故。尋伺與五受相應:尋伺行相通欣、戚、中庸,故與喜、憂、舍三受俱起;初靜慮中意有樂故;純苦趣中意苦俱故,所以尋伺得與苦樂二受相應。
(5)別境相應:悔等四法,皆容許與別境五所相應,行相所緣不相違故。
(6)善法俱起:悔、眠但與十善容許俱起,不與輕安相應:以悔眠唯在欲界,欲界無輕安。尋伺容與十一善俱,初靜慮中有輕安故。
(7)煩惱俱起:悔但容許與無明相應,因為悔的行相粗,必獨生起,不與貪等九法并生,貪等行相細故。此約組相不俱,據(jù)實亦得。如邪見者悔修定,邪見與嗔俱,故悔亦與邪見嗔俱。又如悔先行施,則悔與貪俱。更由悔貪俱而作這樣的言說:‘我前時為何作這樣的事呀!’即分別我見亦與悔俱。睡眠并伺,十煩惱俱,此彼行相,展轉不相違故。
(8)隨惑相應:悔與中二大八隨惑,皆容俱起,以中大遍與不善心故。相粗悔行不與忿等十并,以忿等行相粗猛,各自為主,如忿等十法,自不相應。睡眠、尋、伺三法,容與二十相應,眠等位中,皆容起忿等二十隨惑故。
(9)三性分別:悔等四法,皆通善惡無記三性;于無記亦起追悔故。
(10)界系分別:惡作、睡眠唯欲界有,以上二界妙勝,沒有身體上的疲勞及內心憂慮等,所以沒有悔眠。尋伺在欲界及初靜慮,余上地法皆是寂靜,尋伺囂繁,故靜處沒有。
(11)上下相起:悔眠二法,生在上地,必不現(xiàn)起,是極粗惡法故,無所用故。尋伺通二地,下得起上,上得起下;欲界有情入初禪定,亦得起初禪尋伺,名下起上。第二定以上至第四定,起初定及欲界邪見;無色界起下色界,欲界潤生心等,亦有初禪尋伺及欲界尋伺,名上起下。
(12)下上相緣:下地尋伺與上地尋伺,互得緣上緣下,境界寬故,下上能得五緣;欲界尋伺,可緣上二界境,色界尋伺可緣上下二界境?;诿叨?,亦緣上境?;诤我跃壣夏兀坑行耙娬?,初學修定,多用功夫而不得定,則心悔修定,故悔得緣上。夢怎么緣上呢?夢能著緣
(13)學等分別:悔不通無學,通有學中初二果人得有悔,第三果即無,以離欲時即舍憂悔故。第三果豈無悔先時身作惡行等呀?此即是厭,非是悔故。(惡作即通四果人皆有。)睡眠、尋、伺通有學、無學、非學非無學三種人皆有。
(14)見等所斷:悔、眠唯通見修所斷,不通不斷,小乘宗悔眠,唯是修道斷,何以言通見道斷呀?因為悔眠亦有由邪見等勢力所起故。尋、伺二法,通見修非所斷攝,為什么通非所斷呢?因為尋伺二法,雖然不與無分別智的真無漏道相應,由加行位中,尋伺能引真無漏道,后得智中同時亦引起尋伺,故尋伺通無漏名非所斷。
(15)緣有事無事:悔等四法,皆緣有事境,除悔一法外,尋、伺及眠,亦緣無事境。因為悔唯與本惑中的無明相應,其我見、邊見能緣無事有無漏的名境,唯悔不與俱生身邊二見俱起,所以不緣無事。有漏無漏,準此應知。
總上六位五十一個心所法,若依世俗,離心之外,別有自體,若依勝義,與心王體性,非即非離。諸識相望也是這樣。
三、色法
第三位色法,色是質礙義,即物質法,簡略分別,有十一種:(一)眼根、(二)耳根、(三)鼻根、(四)舌根、(五)身根、(六)色境、(七)聲境、(八)香境、(九)味境、(十)觸境、(十一)法處所攝色。(一)~(五):根是增上出生義,眼等五根,皆以四大種所造清凈色為體,為眼等五識的所依色,與眼等五識作威勢,五識借它為增上緣而得生起了別的作用。(六)色境,即眼識依眼根所緣的境。這有三種:[1]顯色,即青黃等色。[2]形色,即長短等色。[3]表色,即取舍等色。三種色中,唯顯色實有,形表皆是依顯色分位上假立,故無別體。(七)聲境,即耳識依耳根所緣的境,有因執(zhí)受、因不執(zhí)受、及因俱生,可意、不可意、俱相違六種,非分位法,皆別有體。(八)香境,即鼻識依鼻根所緣的境,有好香、惡香、平等香三種,非分位法,皆別有體。(九)味境,即舌識依舌根所緣的境,有苦酸辛咸淡等,非分位法皆別有體。(十)觸境,即身識依身根所緣的境,有地水火風四大能造觸及所造滑澀輕重等假觸。地等四大,各別有體;所造假觸,是四大種的分位,無別體性。(十一)法處所攝色,即意識依意根所緣的法塵。這有五種:[1]極略色、[2]極迥色、[3]受所引色、[4]遍計所起色、[5]定所引色。五種色中,前四種是假法,無別實體,定所引色,有假有實;五種皆是第六意識的所緣境,其定果色之實者,亦眼等識所緣。極略色,就是極微。極迥色,即空界色(物隙明暗色)。受所引色,即無表色。遍計所起色,即水月鏡像等。定所引色,即定力所變的色等五塵。
總上十一種色,前五種是五識的所依色,后六種是識的所緣色。后六種名色名聲等,是與眼耳等相對以名境,即眼所取故名之為色,乃至意所取故名之為法。唯法處所攝色,名稍有別;法是軌持義,處是處所,即十二處中之一色。雖然色聲等亦名法及處,但以對根故名色、聲等,沒有相濫的過失,所以唯極略等名法處所攝色。色法的詳義,下又色蘊中再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