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无删除_久久AⅤ天堂Av无码AV_99r8这是只有精品视频20_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之一_欧美日韩国产图片区一区

佛教基本知識

第二節(jié)? 果

一、圣位所斷煩惱

聲聞乘行者,從世第一位善根之間發(fā)起真無漏智,即能斷盡三界的見惑而成為初果圣人。此后更不斷地數(shù)數(shù)修習無漏圣道,即能漸次地斷盡修惑而證得阿羅漢果。故圣位中所斷的煩惱雖然很多(本惑隨惑),但總起來說,只有兩類,即見惑與修惑,只要把見修二惑的根本煩惱斷除了,其余的隨惑也就隨之而斷除了。

根本煩惱總有六種,即: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、惡見。又開為十種,即: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、身見、邊見、邪見、見取見、戒禁取見。這十種煩惱之中,身邊邪見戒五種,使有情在三界中流轉生死的力量極為猛利,故稱為五利使。貪嗔癡慢疑五種,力量則比較遲鈍,故稱為五鈍使。在這利鈍使中,又有迷理與迷事的差別。迷理,即貪等十種煩惱,皆迷于迷悟因果的四諦道理。迷事,就是貪嗔癡慢四種煩惱(大乘迷事煩惱有六,即貪嗔癡慢身見邊見,如下大乘行果中說),迷于宇宙萬物的事相。為明了其差別,列表如表五:

(表五)


此中迷理的煩惱,名為見所斷惑,初見諦理,彼即斷故。開之成為八十八使。迷事的煩惱,名為修所斷惑,要見道以后,數(shù)數(shù)修習圣道才能斷除故。開之為八十一品,分別簡述如下:

(一)見惑

迷理的見惑,依《俱舍論.分別隨眠品》,依五鈍使與五利使之十種煩惱,于三界中就所迷諦理的差別,開為八十八使。即苦集滅道四諦為所迷的真理,迷其真理而起貪等煩惱,迷欲界四諦理起三十二,迷色界四諦理起二十八,迷無色界四諦理起二十八,總合三界為八十八使。欲界三十二是:迷于苦諦理起十惑:一、身見,即于五蘊和合的苦果身,迷執(zhí)為常一的我見。二、邊見,即妄執(zhí)此我體死后常住,或死后斷絕,各執(zhí)一邊而起邊見。三、邪見,即于現(xiàn)在之身,是過去業(yè)因所感的果報的道理,撥為無有。四、見取見,即迷執(zhí)前三見為正見。五、戒禁取見。即迷執(zhí)現(xiàn)在的苦身受持種種邪戒苦行,為當來生于人天樂處的因。六、貪,受執(zhí)前五見為是。七、嗔,以前五見為非而起嗔恚。八、癡,不知道五見是不如理。九、慢,以五見為是而生慢心。十、疑,于苦諦道理疑惑不決。以上十惑中,五見與疑直接迷于諦理,故說為親迷之惑。貪嗔癡慢四種,以其五見為所迷,不是親迷諦理,故說為疏迷之惑。迷于集諦理起七惑:即于前十惑中,除去身見、邊見和戒禁取見。集諦是苦果的業(yè)因,諸有情沒有執(zhí)業(yè)因為我體的,故無身見。無身見故,也就無邊見。戒禁取見,是于非生人天的業(yè)因妄執(zhí)為是生人天的業(yè)因,雖然有迷于集諦而起的道理,但就實際情況來說,外道修種種戒禁時,是迷執(zhí)其現(xiàn)前身上,自以其苦行之身為人天的生因,故攝之于苦諦,而不入于集諦,所以無戒禁取見。其七惑中的邪見,是撥無煩惱業(yè)為生死之因的道理。見取見,是迷執(zhí)其邪見為正見。疑,是疑集諦之理。其余貪嗔癡慢四惑,以邪見、見取見、疑三惑為所迷而起,如前苦諦所說準知。迷于滅諦理起七惑:迷滅諦理所起惑與迷集諦七惑相同。滅諦是涅槃,撥無涅槃,即是邪見。以此邪為正見,是見取見。于涅槃懷疑不信,是疑。以邪見、見取見、疑為緣而起貪嗔癡四煩惱,合為七惑。迷于道諦理起八惑:于前七惑之外,加戒禁取見。有一類外道,以修習無想定為入涅槃的正道,即是由迷于道諦之理而起的非道妄計為道的戒禁取見。其余七惑,準集諦例知。以上總為欲界的三十二惑。迷色界與無色的四諦道理,各起二十八惑:即于四諦下之惑各除一嗔;因為上二界是定地,由定力壓伏關系,不起粗動的嗔恚煩惱。故上二界中,迷苦諦而起者各有九惑,迷集諦而起者各有六惑,迷滅諦而起者亦各六惑,迷道諦而起者各有八惑。以上所說三界迷四諦惑,欲界三十二,色無色界各二十八,總合成為八十八使。于見道十五心之間一時斷盡。

版權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互聯(lián)網(wǎng)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(nèi)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(jīng)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5月16日 下午5:08
下一篇 2024年5月16日 下午5:09

相關推薦

  • 觀世音菩薩(一)

    《一》前言 今天是觀世音菩薩的圣誕日,所以向諸位介紹偉大的觀世音菩薩。這對圣嚴本人來說,尤其感到無限的親切和無限的贊仰,因我自幼至今,無一天不是沐浴在這位大菩薩的恩光之中。 我生而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乙、諸天神等非所皈依 六趣有情之中,天趣最高,所以很多的人,都以天神為皈依處。但彼諸天,由于能力不夠,本身具諸障礙,不能為諸眾生作大利益,故不能作我們真正的皈依處《瑜伽師地論》七十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地藏經(jīng)基本知識

    (四)于三寶所勤修供奉 (1)總說 學佛的人,在皈依三寶之后,應隨時以清凈信心,憶念三寶的功德,隨己力能以其或少或多的諸供養(yǎng)具而為供養(yǎng)。這是培養(yǎng)自己福德的事,也是自己依正二報的莊嚴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
  • 地藏經(jīng)基本知識

    (2)恭敬說法師 知道了聽聞正法的重要,其次就是實際地從善知識跟前去聽受。但要使自己聽聞正法能得殊勝的利益,對于說法師與所說的法和聽法的心理,都應該發(fā)起恭敬心,正確的思想,和清凈的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六)四分:一切心心所法,都有四分:一相分,二見分,三自證分,四證自證分。分是分量、分限,心用分限有四種差別,故名四分。 相是相狀,所緣為義。即能緣心自體轉變起用的時候,無記緣心法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六波羅蜜(四)

    (六)、智慧: 智慧可分為世間智慧與出世間智慧。 (1)、世間智慧:古印度稱為五明,既是世俗慧。 1、聲明:世間的種種語言。 2、因明:世間的哲理、辯論的法則以及邏輯推理的論斷方式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9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三十一) (三)緣境:八識從三種所依生起現(xiàn)用,對于所緣的境界,各有寬狹。眼緣色,乃至意緣法,第七緣第八,第八緣三類境。眼緣色境,是緣青黃赤白等顯色,不緣長短方圓等形色。以前五識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宋陳師道論儒與佛

      今之教者有三,三教之役相與詆訾。蓋世異則教異,教異則說異,盡己之道,則人之道可盡。究其說,則他說亦究其相訾也。固宜三圣之道,非異其傳與不傳也耶。子孔子之門,顏、閔、冉皆無傳;仲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14日
  • 印光法師《太上感應篇直講序》

    印光法師《太上感應篇直講序》   人性本善,由對境涉緣,不加檢察,遂致起諸執(zhí)著、好惡,種種情見,以埋沒本性者,比比皆是;由是古之圣人各垂言教,冀人依行,以復其初。其語言雖多,總不出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14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丙、真正的皈依處 真正的皈依處,唯有三種,即佛、法、僧?!惰べ煹卣摗妨木碚f:‘問:皈依有幾種?……答:皈依有三種,謂佛法僧。四緣故,有爾所皈依:一由如來性極調(diào)善故,二于一切種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
發(fā)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