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无删除_久久AⅤ天堂Av无码AV_99r8这是只有精品视频20_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之一_欧美日韩国产图片区一区

佛法知識

菩薩修行成佛一共有五十二個位次,即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,共五十個位次,再加上等覺、妙覺兩個位次。

第三轉(zhuǎn)法?輪的唯識經(jīng)典,又把這五十二個位次分為五位,即資糧位、加行位、見道位、修道位、究竟位。其中從初信到第五住,是資糧位;第六住位,是加行位;從第七住到初地的入地心(每一地都又有三位區(qū)別,即入地心、住地心、滿地心),是見道位。見道位又有兩種,即真見道、相見道。第七住,是真見道;從第八住到初地的入地心,是相見道。從初地的住地心到等覺,是修道位。妙覺,是究竟位。

三轉(zhuǎn)法?輪和五時說法都是對釋迦牟尼佛說法內(nèi)容或時間的劃分。

五時說法:

1、華嚴時:佛成道后,于最初二十一天,上天為大菩薩說《華嚴經(jīng)》,度大菩薩,是為華嚴時。

2、阿含時:即在鹿野苑等處,于十二年中,說小乘阿含經(jīng),度聲聞、緣覺乘人,是為阿含時。

3、般若時:繼阿含時后,度菩薩乘人,也為使小乘人回小向大,于二十二年間,說諸部般若經(jīng),講大乘般若總相智和別相智,是為般若時。

4、方等時:方等經(jīng)即是大乘經(jīng)典的總稱,也叫方廣經(jīng)。繼般若時后,于八年中,說《維摩經(jīng)》、《勝鬘經(jīng)》等唯識系列的經(jīng)典,講大乘般若道種智和一切種智,是為方等時。

5、法華涅盤時:再后八年,說《法華經(jīng)》,會三乘于唯一佛乘;將入滅時,于一日一夜,說《涅盤經(jīng)》,顯佛地究竟涅盤之常、樂、我、凈義,昭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皆可成佛,是為法華涅盤時。

三轉(zhuǎn)法?輪:和三會說法類似,表示釋迦牟尼佛說法,有三個大的時期,所說佛法,有其不同的內(nèi)容,不同的度化對象。

1、初轉(zhuǎn)法?輪:也叫初會說法,以弘演聲聞、緣覺所修的出離三界生死的解脫道為主,總名二乘菩提,所度部眾為聲聞部。

2、二轉(zhuǎn)法?輪:也叫二會說法(二會也叫般若會),以弘演大乘般若中道、法界實相般若之總相智與別相智為主,所度部眾為三賢位(即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)之菩薩眾。

3、三轉(zhuǎn)法?輪:也叫三會說法(第三會也叫方等會),以弘演大乘成佛之道為主,即是方廣經(jīng)所說諸地菩薩應修證之一切種智究竟了義妙法,乃是唯識增上慧學,所度部眾為登地以上之菩薩。

佛法有五乘之分:人天乘、聲聞乘、緣覺乘、菩薩乘、佛乘。乘,即車,是運載工具。人天乘是世間法,余四乘則是出世間法。

《法華經(jīng)》中還有四車之說 ,即羊車、鹿車、牛車、大白牛車。羊車即聲聞乘,鹿車即緣覺乘,牛車即菩薩乘,大白牛車即佛乘。

如何匯同五時、五乘和三轉(zhuǎn)三會?

1、第一會初轉(zhuǎn)法?輪即阿含時,包括人天乘、聲聞乘、緣覺乘。

2、第二會二轉(zhuǎn)法?輪即般若時,菩薩乘。

3、第三會三轉(zhuǎn)法?輪即華嚴時、方等時、法華涅盤時,佛乘。

聲聞乘修四諦法門,四諦即苦諦、苦集諦、苦滅諦、苦滅道諦,簡稱苦諦、集諦、滅諦、道諦,或苦集滅道。聲聞乘所證,有四果,初果名須陀洹,二果名斯陀含,三果名阿那含,四果名阿羅漢(也簡稱羅漢)。阿羅漢已經(jīng)徹底滅除了分段生死的見思煩惱,見煩惱即我見,思煩惱即我執(zhí)。眾生所執(zhí)之自我猶如一張皮,煩惱好像皮上的毛,皮沒有了,毛就沒有地方可以長了。所以要想證解脫果,首先要斷的就是我見。須陀洹是小乘的見道位,小乘的見道位要斷三縛結(jié)(我見結(jié)、疑見結(jié)、戒禁取見結(jié))。

小乘開悟的第一個問題,就是要認識到根本沒有自我,斷除我見。我見是眾生錯誤的想象。我見也叫身見。若我見、身見并用的時候,身見偏指錯認五蘊中的色蘊即色身為自我,我見則偏指五蘊中的其它四蘊(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)即精神作用為自我。而五蘊都只是因緣暫時聚合所生起的現(xiàn)象,因緣若散即滅,只是過程,并無實質(zhì),所以無我。

苦:佛法所說的苦有三種或八種。

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內(nèi)容由互聯(lián)網(wǎng)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(quán),不承擔相關(guān)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(quán)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(nèi)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(jīng)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5月17日 下午5:39
下一篇 2024年5月17日 下午5:40

相關(guān)推薦
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一)名義 不定心所有四個,即悔、眠、尋、伺這四個心所,于識、界、性等皆不定故,所以得名不定。不像遍行的觸等定遍諸識,以悔等四法,唯第六識中有,余識皆無;亦不如別境的欲等定遍諸地,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4月14日
  • 海珠和尚論佛法

     海珠和尚論佛法   清·凌濟瀾光緒十五年八月仲秋,余禮雙溪寶剎,謁海珠和尚①問佛法,余曰:“方丈任事,僧俗帖然,是知和尚學通古今,今在佛門,自能探佛法奧義,悟徹菩提,究竟其理何似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6月14日
  • 日常生活修行(八)

    (十三)吐痰 吐口水、吐痰的時候,念誦咒語:嗡阿西啊哈日唄梭哈。這樣痰液、口水也可以變成餓鬼道眾生的食物。對餓鬼道眾生來說,要得到這樣的東西都很不容易。 就像一個餓鬼給哲達日阿阇黎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二、所斷二障 (一)我法二執(zhí) 菩薩所斷,總有二種,即煩惱障和所知障。二障依我法二執(zhí)為根本而生起,故今先說我法二執(zhí)。 一、我執(zhí):一切我執(zhí),略有二種:一、俱生我執(zhí),二、分別我執(zhí)。俱生我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觸之三義: 1、根觸塵之義,六根之觸六塵而生六識。 2、五遍行心所之觸心所,指識觸所緣境。 3、六塵中之觸塵,即冷、熱、滑、澀、輕、重。 七、受:也主要是指出胎以后的受心所。有苦樂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8日
  • 地藏經(jīng)基本知識

    《大乘莊嚴經(jīng)論親近品》,更說具足十德為圓滿的善知識,如彼論說:‘若善知識,具足十種功德者,應堪親近。何謂為十?一者調(diào)伏,二者寂靜,三者除惑,四者德增,五者有勇,六者經(jīng)富,七覺真,八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十)界系:在八個識中,鼻舌兩識,唯在欲界所系,不通上界;因為鼻舌二識,以香味為所緣境,唯欲界中有段食有香味,初禪以上,已離段食,無復香味,二識缺境無用,故唯在欲界中有。眼耳身三識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佛法知識

    禪宗六祖: 初祖達摩大師,在中國是第一位祖師,在印度是二十八代祖師;二祖慧可大師;三祖僧璨大師;四祖道信大師;五祖弘忍大師;六祖慧能大師。 以上講的是真心、妄心和合的諸法空相,下面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7日
  • 五蘊

      一、五蘊: 我們念佛經(jīng)時,經(jīng)常聽到五蘊,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(jīng)》上說:‘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‘五蘊’皆空,度一切苦厄?!^‘蘊’譯自(Skanbha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1日
  • 讓修行融入生活中(三)

    我們對任何順逆均須保持清凈的洞見,視一切的相為圓滿清凈,勿使自心入于染污之中。我們必須以自身所處的地方,即為蓮師爭土銅色山的宮殿,而周圍的親戚朋友為勇父與空行,一切的音聲都為無休止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8日

發(fā)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