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无删除_久久AⅤ天堂Av无码AV_99r8这是只有精品视频20_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之一_欧美日韩国产图片区一区

佛法知識

天:共有二十八重,其中欲界六重,色界十八重,無色界四重。

一、欲界天(共六重):

四天王天、忉力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樂天、他化自在天。

二、色界天(共十八重):

1、初禪天:梵眾天、梵輔天、大梵天。

2、二禪天:少光天、無量光天、光音天。

3、三禪天:少凈天、無量凈天、遍凈天。

4、四禪天:無云天、福生天、廣果天、無想天(無想天在四禪中是一個錯誤的岔道,誤認為滅了意識就能證無余涅盤)、(下面五重也叫五凈居天,是已經證了果的圣人所居住的地方)無煩天、無熱天、善見天、善現(xiàn)天、色究竟天(釋迦牟尼佛在人間示現(xiàn)涅盤后,仍在此色界的最高頂——色究竟天,以圓滿報身為地上菩薩講一切種智的成佛之道)。

三、無色界天(共四重):空無邊處天、識無邊處天、無所有處天、非想非非想處天。

大乘成佛之道的修行次第:共五十二個,可以分成七個大層次。即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。為好記,說“信住行向地等妙”。

大乘五位:此五十二個次第又可以建立為五個階段,經三大阿僧祇劫:

第一大阿僧祇劫:

一、資糧位:從初信,到第五住。其中從初住到第五住,外門分別修前五度,即初住重點修布施,二住重點修持戒,三住重點修忍辱,四住重點修精進,五住重點修禪定,累積見道資糧。

二、加行位:第六住。重點外門修般若。見道前要加修四個法,叫四加行,即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。

為什么叫外門? 因為還沒有真正進入大乘之門。什么時候算是入了大乘之門?從第七住真見道位以后。六度(即六波羅蜜)是大乘菩薩修成佛之道的主法,但修六度有不同的階段和不同的層次。從初信位開始到第六住,都是外門修六度,而從第七住開始到第十回向,都是內門修六度。從初地開始到十地,仍然是修六度,只不過更深更廣罷了,所以六度增廣為十度,即第六般若度,又開為五度:六地重點修般若波羅蜜多,七地重點修方便波羅蜜多,八地重點修愿波羅蜜多,九地重點修力波羅蜜多,十地重點修智波羅蜜多。

所以十度就是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、方便、愿、力、智。

三、見道位:見道即開悟,因為見到了眾生修行成佛的道路。從第七住,到初地的入地心(每一地又分入地心、住地心、滿地心三個階段)。又分真見道與相見道兩種。

1、真見道:第七住。開始真正見到了成佛的道路。開始下品轉識成智。

2、相見道:從第八住到初地的入地心。熏習百法名門,圓滿下品轉識成智。悟后起修,漸伏分段生死煩惱的現(xiàn)行,到了初地的入地心,則可伏煩惱如阿羅漢,就是說,不會再起分段生死煩惱的現(xiàn)行了,但分段生死煩惱的種子要到七地滿心時才徹底斷除。
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(lián)網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89291810@qq.com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(0)
上一篇 2024年5月18日 下午8:29
下一篇 2024年5月18日 下午8:30

相關推薦
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四、心不相應行法 (一)名義 第四位心不相應行法。心即八識心王,行是遷流義、造作義,通指一切有為法,在五蘊中即是行蘊。行蘊有二:(一)相應行,即遍行等五十一個心所法,與心王相應隨轉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4月14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二)別相念住位 修解脫行者,由修五停心觀,心便得定。既已成就了殊勝的奢摩他,為了成就毗缽舍那,則應進一步修習四念住觀。四念住是:身念住、受念住、心念住、法念住。于身等四相別別觀察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什么出離心(一)

    出離心是佛法專用詞,佛經里講的出離心就是取出世間的妄念,遠離世間的煩腦之事,故被稱為出離心??墒嵌鄶?shù)佛教徒認為出離心就是遠離世間法、厭惡輪回之事、日月追求解脫之道。若是這樣理解也沒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27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三十一) (三)緣境:八識從三種所依生起現(xiàn)用,對于所緣的境界,各有寬狹。眼緣色,乃至意緣法,第七緣第八,第八緣三類境。眼緣色境,是緣青黃赤白等顯色,不緣長短方圓等形色。以前五識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二十五) 《瑜伽論》攝決擇分所舉的十八依因,是依大種六位差別而說,即一凈不凈位、二堅不堅位、三慢暖位、四和合位、五不平等位、六平等位。隨其所應建立前觸,不增不減。 第十一、法處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3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表八) 關于十六心中分為見道和修道,與道類智為什么不是見道攝?及前七智是忍可諦理以后之智,既是已見今見,為什么也是見道攝?今抄錄《俱舍論頌疏》文解釋如下:‘論云:此十六心,皆見諦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6日
  • 地藏經基本知識

    六、功能,如來于所作利益有情事業(yè)時,不借待作意發(fā)愿而作,因為如來于利樂有情事業(yè)已圓滿覺證無礙故,由菩薩行位無量劫來作有情利益事業(yè)的加行智為親屬故,于彼利益有情事業(yè)無量劫來恒時專志而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(十)界系:在八個識中,鼻舌兩識,唯在欲界所系,不通上界;因為鼻舌二識,以香味為所緣境,唯欲界中有段食有香味,初禪以上,已離段食,無復香味,二識缺境無用,故唯在欲界中有。眼耳身三識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佛教基本知識

    丙、真正的皈依處 真正的皈依處,唯有三種,即佛、法、僧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六十四卷說:‘問:皈依有幾種?……答:皈依有三種,謂佛法僧。四緣故,有爾所皈依:一由如來性極調善故,二于一切種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4日
  • 地藏經基本知識

    三、圓滿親近法:圓滿親近善知識的方法,《瑜伽師地論》四十四卷說有四種,如彼論說:‘當知菩薩由四種相,方得圓滿親近善及。一于善友,有病無病,隨時供侍,恒常發(fā)起愛敬凈信。二于善友,隨時…

    佛學知識 2024年5月15日

發(fā)表回復

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。 必填項已用 * 標注